(2010年1月12日二届三次党委全委会通过)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共四川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现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指导我校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结合四川实际,制定了贯彻落实《决定》的意见。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紧密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实际,立足已有的工作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抓好落实,努力把我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党的建设,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学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现实需要;是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保障。
近年来,学校党委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实现了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推进,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当前,学校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新的历史任务对学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总体来看,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素质同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相适应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学用脱节,理想信念不牢固,宗旨意识淡薄;一些党总支或所属党支部工作缺乏创新,党组织活动流于形式,难以与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一些领导干部的法纪意识淡薄,思想观念、领导能力和工作方式方法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工作缺乏创造性,处理复杂问题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发展工作中重发展轻教育,对党员教育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的观念、方式、手段陈旧,影响党员素质的提高;一些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降低标准,甚至忘记党员身份,不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等等。这些问题虽不是主流,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损坏了党在师生员工中的形象,影响学校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全校各级党组织务必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学校工作大局,更好地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二、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围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第一位和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全校中层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认真研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著作,带头探索并回答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提高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以不断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以“六个为什么”为主要学习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通过新中国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奋斗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结合学校升本建校以来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用“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的教师教育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型本科师范院校”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挖掘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优良教育资源,大力宣传学校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以展现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扎实做好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基本要求,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切实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大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要引导师生不断创新学习方法,突出学习重点,注重学习实效,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党员干部队伍。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坚持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整体布局,在全校广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员干部队伍创建活动,营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引领和推动创新型学校发展和学习型校园建设。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二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中层领导干部轮训等制度,以学习调研深化对学校重大问题的研究,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着力提高全校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
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学校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学校党委要自觉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努力提高科学研判形势的能力、驾驭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和确保学校安全稳定上;要积极支持校长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校长全面实施日常教学科研管理和其他行政管理提供政治保证。
坚持和完善二级学院党政分工合作负责制。根据《k1体育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二级学院实行党政分工、共同负责的领导体制。二级学院党总支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党总支书记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开展工作时要主动征求院长的意见并争取支持,同时支持院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院长是行政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抓好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开展工作时要主动征求党总支书记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支持党总支开展工作。党政之间既要明确职责,又要协同合作;既要合理分工,又要形成合力,有效形成二级学院党政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民主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严格遵循党政议事规则,积极探索党委领导、行政实施、专家咨询、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健全和规范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组织、民主与集中、党委与行政、班子成员个人之间的关系。加强学校党委对统一战线和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和群团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扩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
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学校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疏通和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坚持党委常委每周五下午接待制度。各级党组织要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年度民主评议制度。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坚强领导班子和高素质人才队伍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切实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坚持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 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严格坚持推荐提名或公开竞聘、民主测评、考核考察、任用票决、任前公示等环节和程序,把好推荐提名、考核考察、集体讨论决定三个重点关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坚持和完善选拔任用首次提名问责制,落实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完善聘任制和选任制,改进委任制。进一步落实广大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鼓励多种渠道推荐干部,广开举贤荐能之路,要在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中差额比较、选贤任能,把政治坚定、人品和能力经得起实践检验、师生员工认可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加大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的力度,做到系统培养,择优使用。同时,积极推进中层干部交流轮岗,加大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
加大处级、科级干部培训力度。按照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要求,不断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新提拔干部的教育培训,逐步完善脱产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岗位锻炼相结合、课堂讲授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的干部培训工作机制。结合上级部门要求和学校工作实际需要,每年适时组织新提拔处、科级干部或处、科级干部分类集中培训。根据省委组织部和省委教育工委每年下达的培训指标,选派处级干部到省委党校和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参加各类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中组部关于《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建立在副处级干部、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中推荐和选拔正处级后备干部,在科级干部和青年骨干教师中推荐和选拔副处级后备干部制度,增强组织推荐选用处级后备干部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公信度。按照“培养有计划,使用靠德才”的思路,坚持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和能力培训相结合,加强对处、科级干部的教育培养,切实提高处、科级干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根据工作需要,适时任用。逐步形成“选拔有标准、培养有目标、锻炼有平台、队伍有梯队”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新局面。
完善处级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四川省委《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和我校实际,完善我校处级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要凸显四个基本要求:一是崇尚实干;二是注重实绩;三是群众公认;四是制度规范。着眼于考核评价制度的完善和机制的形成,加强平时考核、健全年度考核,完善换届(任期)考核、提拔任职考核,注重将内部评价、上级评价、相关职能部门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提高考核评价的质量和效率。
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全面实施“以人为本,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办法。围绕教学中心,以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抓手,大力打造 “重点人才工程”、“百名教授、博士工程”、“硕士生导师培养工程”、“教学名师工程”, 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创新学术团队的建设,加大对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和各类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展现才智的良好局面,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撑。
五、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全面夯实党建基础
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以加强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建设为重点,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按照“重在建设、有效渗透、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扩大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在党员管理、工作开展、支部设立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党组织不仅建立在机关部门、二级学院的年级、班,还要把党组织建设到学生宿舍、学生社团等,使党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点”,使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党的组织作用有效覆盖全校。支持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对加强党组织建设、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的探索,充分调动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务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加强基层党务干部教育培训,每年举办一期基层党务干部培训班,切实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有效性,进一步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按照《中共k1体育委员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内师委发〔2009〕27号)要求,改进发展党员工作,要有计划地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大学生和高职称高学历人群中发展党员,坚持数量与质量并举,数量服从质量。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切实加强经常性教育,对所有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党的基层组织都要将其思想上入党教育列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创新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推广党员承诺制等做法,把组织要求与党员志愿和个人承诺结合起来,使党员活动空间从校内向校外延伸,锻造出一支“平常时期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机关头豁得出”的高素质党员队伍,充分发挥教职工党员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的模范作用,发挥学生党员在校风学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
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创新。全校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的目标任务要求,完善机制,创新制度,找准发挥作用、开展活动的着力点,在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上下功夫,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求突破。
一是要不断改革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推进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尝试把互联网、手机信息等手段引入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时,应将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同学习业务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有机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将走出去学与请进来学有机结合,使党组织活动有载体、有内容、有实效。
二是坚持和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建立健全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交心、思想汇报、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基本制度,把提升党性修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健全党内表彰制度,坚持两年一次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并从校级评选出来的“两优一先”个人和组织中推荐产生市级和省级“两优一先”个人和组织。
构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围绕构建“以激励为核心、关怀为宗旨、帮扶为途径”的党内和谐建设新机制,建立健全党员温馨谈话机制,促进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之间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建立健全党内结对帮扶制度和走访慰问制度,建立全校贫困党员,特别是离退休老党员、经济贫困党员信息库,建立“党员爱心基金”日常募捐制度及管理使用制度,大力开展党内关爱活动,筹集经费或用部分党费对困难党员给予适当补助。特别要针对青年教师党员,通过传、帮、带,使他们尽快度过教学关、科研关、学术关。认真开展就业观教育,帮助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帮助学生党员科学规划职业生涯,鼓励学生党员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六、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扎实推进反腐败工作
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积极营造用心谋事、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落实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支部”、学生党员“一帮一”等活动;健全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制度,完善领导接待日制度,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积极帮助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健全和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强化执行力建设,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提高服务群众的效能。
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全校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党员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列为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章》、《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在新形势下继续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强化组织监督、管理监督、群众监督,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自觉遵守《中共k1体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中共k1体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作风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教监〔2008〕15号)精神,按照《中共k1体育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0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内师委发〔2008〕66号),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清理并明确“废、改、立”文件的目录,有针对性的抓好落实;明确近期、中期、长期建设任务;要加大校(院)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的力度,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加强干部选任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使权力规范运行;建立学术管理的监督机制,强化学术道德建设,加强学术诚信机制建设,防止和惩处学术造假行为,保证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认真做好综合治理工作。以思想教育、制度完善、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责任教育。不断完善廉洁自律工作制度,认真抓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和诫勉谈话,切实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坚持改革创新,探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追究制度的新方法新途径,探索构建学校反腐倡廉的预警机制。
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责任落实和监督检查。加强对党纪国法执行情况、学校重大决策和任务的执行情况、学校重点专项工作的工作效能情况和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情况的监督检查,尤其是要加强对收费、招生、基建招投标和工程建设等的管理与监督,杜绝“小金库”,确保招生“阳光工程”的实施。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和校内自行采购(招标)工作。完善对主要领导干部离任或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坚持有案必查、违纪必究、执纪必严。
扎实抓好大学生廉洁教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k1体育关于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实施办法》,继续将廉洁教育内容纳入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结合教学实际,开设反腐倡廉案例公选课;促进大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意识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