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片树叶都绿得浓重,因为它们饱含了对根的情谊;每一朵花儿都努力开放,因为它们从扎根的沃土获取了无限的能量。文化内江,因为有了文化的根,而使甜城文化随一湾沱江水一同源远流长;文化内师,因为有了文化的人,而使校园变迁历久弥新。让我们走近内江文化名人,内师的优秀校友甘光地,一起去探寻内江文化的“根”,内师文化的“魂”。
文化名人的辉煌人生
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真实纯粹,乐享人生;他,遵循钱学森先生大成智慧学的思想,好学上进;他,涉及领域广泛,主要成果可称作“三文”之果。他,就是内江名人、内师校友——甘光地。
甘光地,字照民,1942年出生于四川荣县。高级教师。1961年7月毕业于内江专科学校外语师训班,1978年至1983年进修于南充师院本科中文系函授并获得本科学历。退休前曾任职于内江市市中区教师进修学校。
大学毕业后,甘光地一直从事教学与教育研究工作,一干就是41年。他曾先后在资阳中学、资阳祥符中心校、内江五中以及内江市市中区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当选内江市市中区第八届人大代表和内江市市中区第十一届政协委员。1999年被推举为全国优秀教研员,历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委会会员,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委会阅读学习研究中心委员、内江市中语学会副会长、内江市市中区教育学会秘书长、内江市市中区科协理事。
退休后的甘光地仍旧不肯停下步伐,他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与文化社团工作,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辞赋社、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中国国学研究会、中国文化学会会员,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研究员,内江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
诗赋国学,样样不落,甘光地不愿自己的笔耕缀于苍老,不愿自己的诗词止于白头,在他的影响之下,2016年,他的家庭被推举为内江首届“书香之家”。
属于内师人的特殊记忆
甘光地将文化的根种在了内江师专,任岁月再是无情,也褪不去他内心深处对母校的深深记忆。不论学习,还是生活,甘光地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体味,将其过得有滋有味,耐人寻味。
在那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岁月里,学校的图书馆却能成为甘光地吸取精神食粮的宝地,他废寝忘食,一有时间就去图书馆“啃书”。他回忆说,以前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图书馆,这么多的书。而丰富的图书资源宝地不仅帮他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更让他结识了一位对他的阅读生涯帮助极大的老师。那时的他,每日如饥似渴地深埋图书馆,在当时的环境下,“文献检索”这个词还未进入他的大脑,每一次找书都会浪费大把时间。徐培根老师的出现给了他许多帮助。在图书馆,老师耐心地为他找书、借书,使他在知识的海洋游得更加自由。
20世纪60年代的学校,贫困、艰难,但是每一位内师人都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善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谈到这里,甘光地说,不得不提到的人便是学校的炊事员。“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三年灾害的岁月,那时一月只能供应半斤肉,没有多少米饭,只能以红薯等粗粮为食,但学校的炊事员精心为大家做的饭菜让人心生感动。记得那份‘龙宫探宝'其实就是红薯团加白水,但这个特殊的菜名依然让人惊叹,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甘光地说。炊事员们为学生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保障,更是精神上的满足。
在那个饥饿的年代,甘光地醉心学习的同时也不忘自己在学校的本职工作。在艰苦学习之余,在中学时代就曾荣获全省普通话竞赛奖的他成了学校播音室的组长,每日都要忙着编辑稿件和安排播音。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也要每日在六点半起床,准时出现在广播前,用自己的声音唤醒沉睡中的校园。那时播送的广播音乐,励志而美好,充满着学生时代的正能量,鼓舞了一批又一批在艰苦中奋斗的学子战胜困难,走出困境。记得1960年夏天,甘光地等人作为学校广播室的代表,要渡过沱江到市区听国家乒乓球队队员的报告,当时沱江涨了大水,早已封渡。国家男子队在26届世乒赛上第一次夺取世界男子团体冠军,成为年轻学子们心中的英雄。一名老船工在同学们恳切的请求下,答应冒着风险将他们送过江。在上下猛烈起伏的渡船上,满载着学子们对英雄的向往,使他们忘却了浊浪滔滔的沱江。
当然,说起播音室的这类经历,就不能不提甘光地在担任学校文工团戏剧社社长的精彩历程了。那些年,戏剧社主要的任务是组织创作快板、对口词和花鼓词等表彰好人好事的说辞。比如在“大战三秋”时期,即到近郊农村支援秋收、秋耕和秋种时,甘光地曾带领戏剧社员到山头用各种形式演出小曲艺,歌颂身边的好人好事。正是这一次的特别经历,才让甘光地真正领悟到何为音乐语言,或许就只是几个简单的音符,就让原本沉静的文字拥有了鼓舞人心的魅力。毕业晚会上,同学们演出了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成了戏剧社最美好的回忆。
只有文化内江才能培育出内江文化
甘光地良好的文学素养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后来他因为忙于语文教学工作,难以分身进行文学创作。东方不亮西方亮,正是因为对课程及教育教学上的专注,甘光地在语文教学方面可谓硕果累累。
总结起来,他一生的理论思想可称为“三文”智慧,即语文、人文和天文。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所主持的《JJQ作文》研究及出版工作,而且还为其撰写了论文,荣获全国首届作文新导法研讨会一等奖。其次,他在主持研究素质教育活动时,主编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教材也获得了内江市政府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其参与内江市教委组织的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中,编辑的《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也获得了此奖项的二等奖。再次,本身就是外语专业的甘光地还十分注重引进国外的目标教学思想,有创造性地撰写了《语文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的构想》,在西南四省五方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获得了二等奖,并在全国语文学习科学素质教育研讨会上荣获一等奖。
作为资深的语文高级教师,他的这些独创教学成果还有很多,同时他还与他人合作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他参与了《中学生作文教程》的研究编写,该项科研工作获得四川省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其次,他参与内江市组织的“读启教学论”推广活动并撰写论文,该项研究成果最终荣获四川省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
甘光地潜心工作,为内江的教育科研乃至全国的语文教育教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了母校的骄傲。直到退休后,他才终于全身心地投入写作中来。2001年,甘光地以骈赋《大洲广场赋》在文学创作中小试牛刀,发表在《内江广播电视报》。后来在《内江十二景》基础上创作的《内江二十景》则成为内江独有的明信片。然而最值得提起的是他用3年时间创作的《内江赋》,发表在《光明日报》“百城赋”上,这篇赋全篇约1500多字,以数字为线索将内江数千年的文化底蕴融入其中。可以说,没有对家乡历史和乡土文化的热爱与了解,没有宽广的气度,宏大的视野,他难以完成这篇精品之作。
对于自己在文学创作中获得的成绩,甘光地将其归功于自己对乡土文化的把握,对文化内江的内江文化之“根”的探寻。“如果一个文人不能从他的文化之‘根’汲取营养,就不可能在塑造其文化修养的土壤中开花结果。”甘光地说。
关于他在天文方面的学习探讨,2016年夏天,完成了学术著作《大诞生——中国的宇宙起源说》讨论稿,交付专家学者评论,该书的出版,值得期待。
一个诗人对母校的诗一般的祝福
在师专经历了难忘的大学生活的甘光地对内师感情笃深。经过师院东区的留丹亭时,人们还能读到甘光地对母校老师们的深切祝福:“两肩红叶传经去,一盏玉壶戴月归”;穿过师院西区一角的起凤亭时,还能感受到他对内师学子的殷殷期盼:“起凤才华桐梓茂,雕龙胆识蜀江雄。”
当年在母校度过的日日夜夜,虽然没有锦衣美食,但精神生活高尚纯粹;虽然没有光彩耀人的炫目舞台,但追求真理、开启智慧,服务祖国和人民的理想信念,朴实无华。他说:“那一段难忘的岁月,奠定了我一生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人生观,也磨炼了我热情乐观,与人为善的良好性格。我将永怀感恩,永志不忘。”
参加工作后的40余年,无论教学、进修、科研、创造,甘光地的“三文”实践活动,每一项,每一次,几乎都与母校息息相通,血脉相连。他从母校举办的各种教育与科研的活动中吸取营养和动力;从众多老师如刘襄笃、吴寿轩、董怀舒、王希尧、姚诚、李继康、万学仁、刘冈、张力行、肖体仁、戴前伦、邓国军、翁礼明、甘亚非等那里接受帮助和指导,获得灵感和鼓励。
2013年,内师挖掘当地深厚文化底蕴,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了明代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的狮山学馆遗址纪念碑,将内师教育文化的历史提前了450多年。甘光地满怀激情地撰写了《狮馆文渊赋》,表达了对这块天开文运之土的赞颂之情。经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钟建明亲笔书写,勒建石碑,成了校园一处颇有价值的人文景观。
“碧珠一颗真无价,明月三分好抚琴;担天下之道义,创青衿之新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甘光地的眼里,母校是一块教育圣地,文运宝地,他珍惜那段求学的美好时光,也希望所有内师学子们能够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